银河娱乐(澳门)娱乐-官方网站-App Store

如何健康、安全地备孕?这份官方最新发布的「备孕保健指南」请查收!

2023/09/28 admin 3

当前,我国产前保健和产前诊断水平不断提高,新生儿死亡率大幅度降低,但低出生体质量、早产及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,每年出生缺陷人数高达 80 万~120 万。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,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

图片来源:摄图网


提高孕产妇保健质量和降低 0~5岁儿童死亡率一直是全球卫生目标。近期,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发布最新《备孕保健专家共识(2023)》,旨在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、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服务以及提高出生人口质量。

孕前保健相关知识



孕前保健(PCC)指通过健康教育、健康检查、风险评估和优生指导,改善育龄夫妇健康状况,预防出生缺陷。

孕前保健时间:狭义上指妊娠前 3 个月,广义上指可能导致妊娠的无保护性行为发生前 1~2 年或以上这段时间。

孕前保健对象:多数国家将计划妊娠的夫妇列为孕前保健服务对象,从本质上看,孕前保健服务对象包括所有已婚、即将结婚和预备生育的夫妇。

重点对象:既往有不良妊娠史、受教育程度低、经济困难等特殊人群。
一、健康教育及指导

1. 制定生育计划,合理生育间隔 

最佳生育年龄:女性 24~29 岁,男性 26~35 岁。

  • 妊娠时机:短效口服避孕药一旦停药即可计划妊娠;复方长效口服避孕药停药3个月可计划妊娠;皮下埋置避孕剂和宫内节育器取出后3个月可计划妊娠;复方避孕针停用5个月恢复排卵后可计划妊娠。

  • 合理生育间隔:两次妊娠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,最好超过18个月,妊娠间隔在6~18个月应进行风险和益处评估;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不孕症患者,两次妊娠间隔时间应大于6个月小于18个月。

  • 常育龄期女性,有规律的正常性生活,停止避孕 1年未孕及年龄>35 岁、试孕 6个月未孕者均应转诊不孕不育专科,必要时人工辅助。

2. BMI保持在正常范围
孕前体质量指数(BMI)建议保持在正常范围内(18.5~23.9 kg/m2)。推荐每天 30 min 中等强度运动,或每周至少累积 150min中等强度运动。

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,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

图片来源:摄图网


3. 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

建议孕前 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 0.4mg合成叶酸,或含 0.8mg叶酸的复合维生素,直到妊娠 12周。

对于生育神经管缺陷儿高风险的妇女(如服用抗惊厥药物、孕前糖尿病、有神经管缺陷生育史或家族史、BMI≥30 kg/m等),建议孕前 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 4mg叶酸,直到妊娠 12周。

4. 谨慎用药,保持身心健康

备孕期应谨慎用药,尤其是可能对胎儿发育有害的药物(详见备孕用药指导);避免密切接触宠物及有毒有害物质(包括铅、砷、苯、汞、农药、X 线等)。

计划妊娠前 6个月夫妇双方应戒烟酒,并远离吸烟、高噪声、高温环境,避免高强度工作。保持心理健康,解除精神压力,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。

计划妊娠前3~6个月,夫妇双方都应调整自身营养、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,平衡膳食,科学合理地补充各种营养元素。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,适当摄入碘盐及富含碘的食物。

二、孕前检查

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建议在受孕前 4~6 个月进行。内容如下表所示:
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,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
图片来源:医会宝编辑部

伴随不同疾病的妇女的备孕指导



1. 常见疾病与备孕指导

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,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

图片来源:医会宝编辑部

2. 孕前性传播疾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筛查

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,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

图片来源:医会宝编辑部

3. 孕前疫苗接种推荐

最新专家共识指出,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应避孕 4周;通常认为妊娠期间使用灭活疫苗和类毒素疫苗是安全的。若接种疫苗后发现已经妊娠,不推荐仅以此原因终止妊娠。

  • 百日咳疫苗:从未接受过百日咳疫苗或百日咳疫苗接种情况不详的育龄妇女,建议孕前给予单次疫苗接种。

  • 麻疹-腮腺炎-风疹疫苗和水痘疫苗:均属于减毒活疫苗,应在妊娠前至少 28 d 或产后接种,如果风疹检查结果为阴性,建议在孕前 3 个月接种风疹疫苗。因水痘疫苗为两剂,故建议备孕妇女在尝试妊娠前 2 个月开始接种。

  • 流感疫苗:流感疫苗属于灭活疫苗,故备孕期和妊娠任何阶段的女性均可接种。

  • HPV 疫苗:孕期不建议接种 HPV 疫苗,如果备孕期开始 HPV 疫苗的接种,后发现妊娠,则建议将疫苗接种的完成推迟到产后。

  • 乙肝疫苗:备孕夫妇若无乙肝保护抗体,特别是丈夫为乙肝携带者或患者,女方为正常且没有免疫时,应接种乙肝疫苗。

  •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:

    备孕夫妇(尤其有高暴露风险者)建议孕前完成新冠疫苗接种;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疫苗而推迟妊娠计划。接种新冠疫苗后发现已经妊娠,不推荐终止,孕期密切跟踪随访。

    新冠疫苗对配子、胚胎及母婴的远期影响目前尚缺乏证据。建议疫苗接种 1个月免疫反应稳定后再考虑妊娠。疫苗接种时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育龄夫妇,建议推迟妊娠计划。